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变故 (第2/3页)
/br> 她拿起布包,微微颔首:“今日就到此吧。” 说罢,她不再停留,转身朝着村尾茅屋的方向走来。 村民们怔怔地看着她的背影,陆续沉默地散去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情绪,恐惧、茫然、还有一丝被点燃后又无处寄托的微弱恨意。 赵七迅速退回床边坐下,心脏仍在砰砰直跳。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刚才那番话。 门被推开,宋羡仪走了进来,带着一身夕照的余温和外面尘土的气息。她反手关上门,将那个小小的布包随意放在桌上。 屋内光线昏暗,她的面容显得有些模糊。 她看了一眼桌上被捣烂的草药和赵七重新包扎过的伤腿,没说什么,径直走到水缸边舀水喝。 “徐家,”赵七终于忍不住,开口试探,声音有些干涩,“宋先生似乎对其颇为了解?” 宋羡仪喝水的动作顿了顿,没有回头,声音透过水声传来:“说书人,道听途说罢了。京城轶事,总是乡野之人最好的谈资。” “可小姐所言,不像轶事,倒像……”赵七斟酌着用词,“判词。” 宋羡仪放下水瓢,转过身。 昏暗的光线中,她的眼睛亮得惊人。 “哦?你觉得我说得不对?”她语气平淡,却带着无形的压力。 赵七沉默片刻,缓缓摇头:“不。徐家之恶,我亦有耳闻。只是小姐似乎格外痛恨?” “恨?”宋羡仪轻轻笑了一下,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暖意,“恨这种情绪,太奢侈了。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,以及一个必然的结局。” 她走到桌边,拿起那个装着粗粮的小袋子掂了掂,又放下。 “就像这些粮食,吃下去,能活命。吃不到,就会死。很简单的事实。” 她看向赵七,目光锐利如刀,“徐家,或者李太傅,或者其他什么人,他们坐在那个位置上,却让本该变成粮食的银子消失了,让本该活命的人死了。那么,他们就应该消失。” 赵七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。她的话语平静至极,却蕴含着一种对权贵阶级毫不掩饰的、冰冷的蔑视和杀意。 他几乎可以肯定,她与那些高高在上的人,有着极深的、血腥的仇怨。越州宋家,徐家,李太傅,一个模糊的链条在他脑海中逐渐浮现。 就在这时,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和喧哗声,方向正是村口。 “不好了!官兵!官兵来了!”一个半大孩子惊恐的尖叫声划破了傍晚的宁静。 茅屋内的两人脸色同时一变。 赵七猛地站起身,伤腿剧痛也顾不得了,脸上血色瞬间褪尽。 他下意识地看向门口,又看向窗口,寻找逃跑的可能,却发现这茅屋根本无处可逃 他的心沉到了谷底,绝望再次攫紧了他。 相比他的惊慌,宋羡仪却异常镇定。她迅速走到窗边,透过缝隙向外看了一眼。 只见村口尘土飞扬,五六骑官兵模样的人勒马停住,为首的是一个穿着低级军官服饰的汉子,正趾高气扬地对着围拢过去的村民呵斥着什么。 他们的目光凶悍,不断扫视着破败的村庄,像是在搜寻什么。 不是精锐缇骑,像是州郡的普通兵丁? 宋羡仪眉头微蹙,迅速判断着形势。 他们的目标似乎并不明确,不像是得到了确切情报来抓钦犯的。 她猛地回头,目光如电般射向脸色苍白的赵七,压低声音急速道:“不是冲你来的,冷静点,躺回床上去,装作重伤未愈。” 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。 赵七一愣,虽不明所以,但此刻他别无选择,只能依言迅速躺回床上,拉过薄被盖好,闭上眼,竭力控制着呼吸,但微微颤抖的眼睫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。 宋羡仪则快速地将桌上捣药的石头和剩余草药扫到角落,用一些干草盖住,又将她带回来的布包塞进床底。 她环顾四周,确认没有明显破绽后,深吸一口气,脸上瞬间切换成一种带着些许惶恐和讨好的、属于乡村女子的表情,快步走了出去,并带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