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Chapter 9 日常 (第2/3页)
ogo,市场、渠道、供应链三方一起坐到桌边。她落座,桌牌上印着:Vivian Song | Strategy。她一眼就看见了另一张远端连线的名字:Selene Chen | L.E.K.。摄像头那头的画面干净利落,背景是咨询公司的会议间,灰色墙面,一盏白色吊灯,Selene 的低髻和雪白的衬衫领口在画面里显得冷静到近乎刻板。 “Afternoon, everyone.” 会务把话筒切到远端,陈知先用英文打了个招呼,随即切回中文,“抱歉在线加入,路上有点堵。”她的声音透过扬声器,仍然保持着原本的质地。她看向摄像头,“Vivian,早上工厂那边我看你们留了实时曲线,侧面说明‘节奏’的问题不是结构性,是临时扰动为主。这对后面扩 SKU 是好消息。” “我们也这么判断。”宋佳瑜点头,“你们的数据摘要我已经收到了。” 市场部的负责人在 PPT 上翻出本季度促销与动销曲线,渠道部则讲到不同城市的差异。讨论一度交织,像几股不愿轻易让步的风。宋佳瑜坐在正中间,把涌来的信息梳理成一条可以落地的线:“我们有两个动作可以同步做:一是控制参数波动;二是区域投放节奏先压到三城试点,别一口吃太大。Selene,你们可以帮我们把试点城市的客群画像再细化一下,最好能落到‘可被执行的陈列动作’层面。” “可以。”陈知说,“我会安排团队把 benchmark 做到陈列位移和 SKU 搭配上。你们下周二要有初版?” “周二下午。”宋佳瑜看向会务,“把时间定下来。线上也可以。” “OK。”会务迅速敲定。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,宋佳瑜的手机震了一下。她瞥了眼屏幕:乔然发来一张拍案会的现场照,照片左下角是一摞合同封面,右上角是一盏白色台灯,灯下人影交错。下面只有两个字:【快了。】她把手机放回桌面,指尖在玻璃上轻轻按了一下。她没有回——她在工作。 复盘持续了一个半小时。会议的后段,陈知的画面微微晃了一下,像有人走过她身后,她略偏了偏头,视线始终压在镜头上。“最后一点,”她说,“如果你们考虑在一季度做功能饮料与植物基的联动,请尽量把渗透率和复购拆开算。复购率会被试饮活动的惰性拉低,我们要从动销里剥出真实消费意愿。” “收到。”宋佳瑜点头,在本子上写下“剥出真实消费意愿”。她喜欢这个说法——像把一颗立方体里的空气抽走,只留下更接近材料本身的密度。 会后,大家收拾东西的声音此起彼伏。屏幕上的远端画面还亮着,陈知没有急着下线。她对着镜头说:“Vivian,我之后会发你两套 benchmark,一套公开的,一套经过匿名化处理,但更接近真实。” “谢谢。”宋佳瑜说。她把“谢谢”两个字说得很轻,却完整,像一个稳当的句号。 屏幕黑下去。会议室只剩下纸张被装进文件夹的“沙沙”声。有人寒暄:“宋总,辛苦。”她点头,一个“辛苦”不说,反而问:“你们家里老人最近还好?”对方一愣,随即笑出好看的弧度:“好多了,谢谢关心。”这种记忆与提问是李岚教她的:礼貌不是词,而是记忆。她从不把这当技巧——她当它们是温度。 傍晚五点半,天就更暗了。她回到办公室,把今天的要点按“工厂—渠道—咨询”三条线整理成日清。发完邮件,她靠在椅背上闭了闭眼。短短十几秒,她的脑海里像放映机一样掠过今天的画面:产线折线的起伏、会议室屏幕上冷白的光、陈知的低髻与冷静的喉结线、乔然发来的“快了”。每一格都不吵,彼此之间却有一种隐秘的张力。 手机又震了一下。这一次是 陈知的邮件:【Quarterly Health Foods Benchmark (Ea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