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天人五衰 (第2/2页)
> 天渐渐黑了,寒意浸骨。他起身时一阵晕眩,眼前骤然发黑,闭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。再睁眼时,面前竟多了团黑影——好大一只“猫”。 宁荷好奇凑近,才发现不是猫,是个敦实的小孩。 “你是谁?”他语气淡淡的。 小孩约莫三四岁,像是偷偷跑出来的,身边没有宫女太监跟着。他口齿清晰地答:“我叫七七。” 七七?来宫里快三个月,宁荷从未见过其他孩子。 “你娘呢?是迷路了吗?”他又问。 七七答不上来,只站在原地四处张望,最后目光落在秋千上。 宁荷只好牵他坐上秋千,轻轻推着。亭中很快响起孩童清脆的笑声。 此时淑真见宁荷久不归,正焦急寻来,循着笑声找到了他和七七。 “宁荷,怎么还不回去?”淑真脸上带着失色的慌张,生怕他有闪失。她上前蹲下抱住他,“本就身子弱,还总偷偷跑出来,万一伤着可怎么好?以后想出去,跟我说一声,我带你去。” “我不认路。”宁荷小声说。 淑真忽然觉出身后有东西靠着,回头一瞧,柔声奇道:“你又是谁呀?” “好漂亮。”七七盯着她,抓着衣角不肯松手。 淑真也不认得这孩子,只好牵着两个小家伙去见皇上问个究竟。 “你很好看?”宁荷忽然开口,“我知道你棋下得厉害。”他顿了顿,说出藏在心底的秘密,“我,看不见。” “看不见?”淑真微怔,伸手在他眼前轻轻晃动。 宁荷闻到掌心传来的暖香,眼珠跟着眼前那团模糊的影子慢慢转动。他常年连夜就着烛光读书,本就有眼疾,视物只剩模糊一团。白日有阳光时还好些,身体对外界的感知却格外敏锐,日子倒也能过。可一到夜晚,便与瞎了无异。 原来宁荷不是路痴,是看不清路。 五年后的一日,淑真正与宁荷对弈,棋局正僵持间,大皇子李冰推门而入,一身风尘仆仆。他刚定下婚约,便迫不及待去南国见了未婚妻。 “见到恪王家的小郡主了?”淑真与李冰难得见面,格外珍惜母子相处的时光,停下棋子问道。 李冰眉眼与淑真如出一辙,浑身像有使不完的劲,在屋里转了两圈,又捏了捏宁荷的脸:“见到了,特别可爱!就是恪王把她宝贝得紧,十多个人伺候着,连碰都不让我碰,生怕她哭。” “那往后你可要对她更好,不能让她受委屈。”淑真认真叮嘱。 北国皇帝刚驾崩,新帝尚未选定,暂由秦后执掌朝政。这门婚约由她亲定,看来是想给恪王留个争位的机会。 只是那时谁也猜不到结局——如日中天的秦家终会化为焦土,这纸婚约也被亲历者深埋心底,再不见天日。 “三弟别下棋了!跟我去骑马!”李冰扬着杏眼喊,那亮得晃眼的模样,让宁荷下意识想躲。“棋……还没下完。” 李冰却不依不饶,拽着他的胳膊:“别这么死脑筋嘛三弟!四弟都会骑了,你还不会呢。身子差更该多走动走动。” “好了,待会儿母妃带宁荷去马场。”淑真忙开口解围,生怕李冰毛躁劲儿上来,真把宁荷单薄的身子骨摇散了。 提到四弟李柒,当年淑真带他去见皇上,才知他是父皇与民间一位卖唱女子所生。当时带回宫时匆忙安置,本想等册封之日再公之于众,却被有孕的丽贵人知晓了身份。 丽贵人仗着李柒生母无权无势,竟偷偷放他溜出宫,若非被宁荷撞见,恐怕早已遭遇不测。 后来丽贵人生下死胎,最终以“陷害皇子”的罪名被打入冷宫。 “有时真羡慕四弟,能一直守在母亲身边。”李冰忽然说,“他整天乐呵呵的,多好。” 李冰走后,淑真绝美清艳的脸庞笼上一层忧色。 “陛下担忧外戚干政,我与他一年也见不了几面。”淑真轻叹,“深宫里日子无聊,平日东走西逛,到了夜里却总睡不着,只觉寂寞孤独。皇帝又忙于朝政,鲜少来我这里。能有宁荷在身边,已是幸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