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(38)柳腰轻(下) (第2/2页)
温钧野冷眼看着,忽地慢悠悠地开口:“表舅母,您还真有这个胆量。我真是……钦佩。” 他这句“钦佩”说得意味深长,尾音轻拖,冷嘲热讽,叫人听得心头发麻。 “三少爷,这不是容儿的意思、不是的,您也是他的表哥,可不能让三少奶奶这样污蔑我们……”表舅母有点疾病乱投医。 温钧野却指了指蕙宁,一脸事不关己:“我是个混小子,只听我媳妇儿的,她说如何就如何好了。” 表舅母嘴角抽了抽,勉强扯出一抹笑,却比哭还难看。她垂下头,额角冒汗,嘴里连“是是是”都说得磕巴了,再也不敢提一句容儿的“倾慕”之情。 表舅到底是个识趣的人,虽心中不忿,但眼见夫人连连吃瘪,也只得强颜欢笑,连声道:“那既然如此,今儿个就不打扰了……不打扰了。明日再说,明日再说。” 表舅才要弯腰将训容搀起,蕙宁却已微微上前一步,语气不紧不慢,依旧是笑意盈盈:“事情可以明儿再议,但事是今夜已经发生了。表姑娘在国公府内冲撞康宁郡主,此等行径可不是闹着玩的。如今又临近年关,大少爷若今晚或明晨追问下来,又或者让宫里人知道了,我这当家之人总不能说我袖手旁观,一声不吭。若不表态,岂不显得我们国公府太过好糊弄?” 说罢,她转头看向赵夫人身边的嬷嬷,神情柔和些许,却依旧不容置喙:“你去取一件衣裳来,给表姑娘披上。寒冬腊月,她这样赤着上身跪着,也太不经事了,容易落下病根。既要罚,也要留几分情面。” 话说得滴水不漏,既发落了人,又不失礼数,可对面那表舅夫妻却如临霜打,一时间面面相觑,不知该谢还是该怒。 训容也呆住了,显然没想到看起来温顺娴静的三少奶奶,说起话来竟如此斩钉截铁,语气里一丝恻隐未显,一笔一划,落得她连半点余地也没有。 她身子微微一晃,被嬷嬷披上了那件厚袍,却仿佛连这衣裳的分量也压得她喘不过气来。 温钧野站在旁边,早就憋着笑意,此刻终于咧嘴一笑,笑容里带着几分懒洋洋的调侃,但话语却像刀锋般薄凉:“祠堂就不必了。她又不是温家的人,在那儿跪着算什么?就在这里吧。好歹让她记清楚,是哪门哪户的教训。” 说罢,他随手理了理衣襟,几步走上前,像是随意似的,便把表舅夫妇两人不动声色地引向门外,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戏言:“表舅、表舅母也回去歇着吧。早睡早起,明儿还有事等着你们商量呢,可得好好养精蓄锐。”语气客气极了,可话里藏的意思却如钉似铁,分明就是在“请”人走路。 两位长辈虽一肚子委屈,却也不敢再作声,只能强撑着脸面,讪讪地告辞退下。屋中只留下训容一人,低头跪在地上,披着厚袍,神情呆滞,仿若泥塑木雕一般,竟连哭声也没了。 门轻轻掩上,檀云将火炉里添了炭,屋中暖意渐浓,可那地上一团披着厚袍的影子,却仍显得寒气森森,像冬夜中冻僵的一截枯枝,搁在众人视线边角,叫人不忍再看。 夜里,赵夫人靠坐在炕上,披着狐裘大氅,仍是一脸怒意未消,双眉紧蹙,帕子绞在手中,指节泛白。 蕙宁坐在她旁边,一句话也不说,只静静地倒了一盏热茶递过去,温顺得恍若事不关己,实则每一句话都收得稳妥。 温钧野则坐在一旁,斜倚着长榻,听了许久,终是皱起了眉头。他忍不住道:“娘,我跟您说了多少次了,他们那一家就是来蹭血rou的吸血鬼,一年三节总要找机会露个脸、捞点什么,偏您每次都软心肠。”他说着,冷笑了一声:“什么表亲,一表三千里。我敢打赌,您自己都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是哪门哪户来的,家谱翻到黄纸都没准找不着那一支。” 赵夫人一听,立刻拍了他肩膀一掌,斥道:“混账话!怎么说都是亲戚,家祠里头写得清清楚楚。温家的亲戚就是亲戚,咱赵家的就不是了?” 她这一声训斥带着几分火气,但话音未落,却也xiele气似的靠回了枕上,长叹一声:“可到底……到底也是我没看清……” 温钧野不以为意,依旧不紧不慢道:“那更得下个狠决的主意了,别再让这几个‘亲戚’总借节日来糊弄。大过年的,一肚子火气,何苦?”